科技苏宁 智慧服务

苏宁党务工作信息(2010年第3期)

2010-04-02 09:20:50     来源:;

2010年第3期(总第134期) 2010年1月7日党委办公室编
(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刊)

烽火不息 精神永存
——记贵阳大区党支部活动


    近日,贵阳大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参观学习。息烽集中营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所设的三所秘密监狱(重庆望龙门、白公馆、息烽集中营)中规模最大、等级最高、管理最严的一所监狱,国民党内部称望龙门为“小学”,白公馆和渣滓洞为“中学”,而息烽集中营则称为“大学”,对外挂牌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”。
    集中营内岗哨林立,炮楼雕堡间隔排列,防守严密。人工湖旁,竖着一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亲笔书写的“无霹雳手段,不显菩萨心肠”字样的牌子。据介绍,从1938年11月设立到1946年7月撤销,集中营先后关押中共党员、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1220余人,其中有600余人惨遭杀害,400多人下落不明,罗世文、车耀先、韩子栋等党的高级干部,马寅初、杨虎城、黄显声等爱国人士都曾被关押在这里,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“小萝卜头”宋振中及其父母宋绮云、徐林侠亦关押在这里。
    走出集中营,站在红色砂岩烈士浮雕像前,大家的目光久久不愿离去,视觉的冲击、心灵的震憾、情感的压抑,始终难以释怀,透过那一幅幅展版、一首首诗歌、一句句遗言、一件件遗物,仿佛看到了先烈们跳动着的不朽灵魂。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上,息烽集中营只是小小的一隅,但正是这小小一隅,就足以闪烁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战线对敌斗争的耀眼光芒。
    此次息烽之行震撼了支部的每个人,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专制压迫下,还是在铁窗黑牢的煎熬里,共产党员的称号是神圣的,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至高无尚的。党的凝聚力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,给予每一个党员心灵上有力的支撑!决不玷污党的荣誉,决不丧失革命气节,忠诚党的组织,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,党在我们心中不可摧毁、不可战胜!
    在返回的路上,大区总经理杨万波在与支部党员交流此次息烽之行感想时说: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,如果我们苏宁能把企业文化做得和她一样,使员工自发自觉、不计得失地为之奉献,那我们企业的力量将是不可估量的,届时将是沃尔玛以苏宁为奋斗目标。大区党支部务必重视党组织工作,加大党员发展力度,尽快发展壮大贵阳大区党员队伍……”
    贵阳大区党支部成员共同表示,斯人已去,精神永存,大家一定会发扬革命前辈不怕苦、不怕牺牲的精神,结合科学发展观和苏宁企业文化精髓,执着拼搏、永不言败,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,为企业、为国家作贡献。